钟言: 记58年来岳西的上海籍教师

点击:4543 |

捧着一颗心来

—— 记58年来岳西的上海籍教师      

钟言

当年上海青年进山乘坐的大蓬车


  在岳西,说到山区的小学教育不能不提到一群既平凡又特别的教师群体。他们平凡在于,黙默无闻地在偏远的乡村学校教了一辈子书。他们特别在于,早在1958年就离开了上海,是最早进山支教的志愿者。

  当时他们分在岳西担任小学教师的一共有30人。岁月过去了一个甲子,如今除15人先后调离、5人去世以外留在岳西的还有十名女教师。他们是:

  丁淑君 、甘莉芬、 陈守智 、吴小玲、 吳淑仪、 刘穆端  、朱全智 、 沈云仙 、 颜玉琳、黄均宜

  这十位年已八旬的老教师扎根山区、一生从事基础教育,广受岳西乡亲和学子的尊敬。

  六十多年前,这群十七、八岁纯洁无瑕的年青人远离父母、放弃都市生活向着大山奔来。这不仅需要勇气,更得有志向。当时的岳西,是一个交通闭塞、相当贫穷的山区。这批上海青年坐着大蓬车一路巅波来到岳西,见到山城落后的景象心里顿时凉了半截。从此,他们开启了艰辛的工作生涯。


仍留在岳西的上海籍教师合影
 

  他们全部被分往深山里的乡村小学。很多地方不通车,他们只能背着行李翻山越岭步行数十里走到学校。校舍破旧、住处阴暗、生活清苦,眼前的现实与这些年青人的设想反差甚大。他们所承受的艰苦,今天的年青人是无法想象的。可以推想,在那个年代他们以泪洗面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眠之夜。当时岳西山里文盲居多。这些老师白天敎小孩,晚上教大人,工作负担很重。然而,他们都挺下来了,没有一个人退却;而是努力地适应环境、刻苦地磨炼自己,成长 为合格的人民教师。

  这批上海青年后来大多在当地成家,成为岳西的媳妇或女婿。他们在山里敎书育人,养儿育女,肩负着工作和家庭的两副重担。大多数教师长期固定在一个学校,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山里的孩子,甚至一家三代都是他们的学生。在乡亲们的眼里,他们是“最可亲的人”。也有一些教师随着爱人的工作调动转岗多地、几乎走遍了整个山区。然而他们从无怨言,每到一处敎书都很出色;每当他们调离时,乡亲们都再三挽留,不舍得他们离开。

  这批教师被公认是岳西小学教育的 骨干力量。他们大多是县、乡的学科带头人,不少人多次被评为市、县的优秀教师。这中间王忠民老师被评为省劳动模范;有4名教师光荣入党;丁淑君老师当选县人大代表;黄筠宜老师担任县政协委员。

  在几位逝世的老教师中,有3名是在岳西病故的。其中王忠民是这群人里极少的男教师之一。他一直工作在高寒地带的主簿乡小学。由于患有咳喘病,因而每到冬季他就整日咳个不停,非常难受。数口之家全靠他一人微薄的工资支撑,家庭特别清贫。然而,他始终安心在边远的小学教书,抱着病体坚守在三尺讲台,即使重病缠身也从不缺一堂课。。可惜的是,这位省模范教师未等到退休就病故了。他是外地教师的先进典型,值得岳西人民的敬重。

  还有戴凤珍、周定巾、蒋顺妹等几位逝去的女教师,她们将自己宝贵的青春留在了岳西,将毕业的精力献给了小学教育,同样也值得岳西人民的怀念。

  “捧着一颗心来”。这群老师捧着热爱祖国、建设山区的赤子之心而来;之后,他们又捧着对山区孩子的仁爱之心而教。他们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忠诚践行者。“桃李无言,下自成蹊”,是他们最好的写照。他们完全称得上是山区教育的功臣。当这群老教师相逢的时刻,他们共同的感慨是:这一生值得了。这是他们历经几十年苍桑所归纳的肺腑之言。

  如今,尽管他们的“芳华”不再拥有,人们依旧记得他们风华正茂时的光采;尽管他们都是耋耋老人,人们不会忘记这些上海籍教师为山区教育做出的突出贡献。岳西人民永远感謝这群优秀的老师、辛勤的园丁。  

来源:
收藏 分享
一键拨打报料电话:0556-2222226 

Fatal error: require_once(): Failed opening required 'cs.php' (include_path='.:/www/server/php/54/lib/php') in /mnt/yuexirenxian/caches/caches_template/yuexirexian/wap/footer.php on line 124